[摘要] 今年10月中旬,何秀群和全县1565户6766名贫困户一同到县城莲花山移民安置区现场进行选房,通过身份核验、提交材料、抽签选房、缴纳自筹资金等程序,并最后签订了购房合同,很快就能实现“交钥匙”。何秀群也将正式从农民变成市民,实现摆脱“穷窝”的梦想。
日前,家住南丹县里湖瑶族乡怀里村的何秀群正忙里忙外,张罗着举家搬到南丹县城居住。
何秀群原来居住的地方是生存条件恶劣的深山石漠化地区,土地贫瘠、交通不便、饮水困难、生态脆弱,她们一家世世代代居住在这个“山窝窝”里,有感情上的依赖,但同时又十分渴望摆脱这个“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穷窝”,能尽早过上好日子。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的好政策,何秀群得到政府扶持,可以搬迁到南丹县城莲花山移民安置区居住。
今年10月中旬,何秀群和全县1565户6766名贫困户一同到县城莲花山移民安置区现场进行,通过身份核验、提交材料、抽签选房、缴纳等程序,并最后签订了,很快就能实现“交钥匙”。何秀群也将正式从农民变成市民,实现摆脱“穷窝”的梦想。
走遍山弄确定搬迁户
据悉,在“十三五”期间,我市像何秀群一样需要搬迁的群众初步确定为18.73万人,其中建档立卡对象17.83万人,计划搬迁规模排在全区。我市计划整体搬迁深度贫困山区自然村屯1009个7925户3.34万人,整体搬迁村屯数占全区计划整体搬迁村屯76.7%。搬迁任务重,实施难度大。
谁要搬?怎么搬?是易地移民搬迁要着重解决的重要问题。
今年以来,我市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并根据自治区调整完善的易地,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布局,完善工作方案,全力抓好“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规模重新核实确定和贫困山区村屯整体搬迁调查上报工作,做到不漏一村一屯、不漏一户一人。
同时,我市严格确定搬迁对象,重点搬迁居住在大石山区、高寒山区、生态脆弱地区和20户以下村屯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严格控制住房建设人均不超过25㎡、户均不超过80㎡的标准和住房建设成本,实行县域差异化补助,确保住房建设标准、建设成本、移民自筹部分不突破标准,确保住房建设资金足额补助到位。
为打破群众对原有土地的情感依赖,我市各级领导干部走遍千山万弄,进村入户和村民们促膝谈心,拉家常、细算账、定措施、话增长,耐心宣传搬迁政策,认真听取村民意愿,聚焦问题、寻找解决办法,为群众打开心结。截至今年11月中旬,全市有4.15万户18.16万人已签订搬迁协议、协议,并纳入“十三五”搬迁计划。
超常规措施建设“”
“搬得出”是易地扶贫搬迁的步,往哪搬?能否尽早建设好“”,让群众“稳得住”则是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
我市按照“就城镇、就交通、就园区、就景区、就土地”的原则,把易地扶贫搬迁与建设、、旅游景点建设、建设结合起来,创新了“有土安置”和“无土安置”模式,把搬迁户安置到县城、重点镇、中心村和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等。除金城江区外,全市10个县(区)都结合城镇化建设,在县城规划建设移民安置区,用的土地安置移民,让移民便利地享受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
在南丹,为尽快建好“”,该县集中火力“决战式”地推动项目建设,抽调县处级领导18人、干部精干力量200多人,分成三大片区15个工作小组,脱产进驻、攻坚克难,在协调、督查、推动、宣传等方面夙夜奋战。自6月下旬南丹县“千家瑶寨·万户瑶乡”易地扶贫搬迁旅游开发项目开工建设以来,项目工地上,每天200多名干部、3000多名工人,160多部机器顶烈日、迎风雨,全力加快项目建设。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明确一个目标,找准两条路径,强化六大举措,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采取超常规措施,强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截至9月底,该县已开工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2790套,开工率100%;竣工2790套,竣工率100%;已分房交钥匙2200户9854人,并全部签订了协议,完成投资8.74亿元,自2016年10月份以来,综合进度一直位居广西各县(市、区)前列。
截至11月中旬,我市2016年已搬迁入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2224人,搬迁入住率87.75%;2017年已搬迁入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9811人,搬迁入住率20%。2017年度,我市综合进度排在全区第5名。
发展特色产业让移民安居乐业
“能发展、可致富”是移民搬迁成功与否的关键。我市结合搬迁对象实际情况制定精准脱贫措施,谋划产业、就业等工作,让搬迁户解决好发展问题。
在城镇集中安置点,我市各地结合实际,充分利用招商引资建设工厂、农贸市场、等,安排贫困人口就业创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大化县依托易地扶贫搬迁新城,规划建设农民工创业园和企业孵化区,安置搬迁户就业300多人;都安县在500人以上的移民安置点都规划10亩以上的产业用地,引进电子、玩具、竹藤草芒编织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让移民在家门口就业;环江县毛南家园安置点以河池·环江工业园区为平台,通过开展职业技术培训,让有劳动力的家庭能够进入缫丝企业工作,解决移民就业和增收问题;南丹县在移民安置区建设城区的农贸市场,解决了1000多名搬迁人口就业。
在农民自建的村屯安置点,利用扶贫小额和发展资金引导农户利用土地资源入股,参与合作社发展种养业。罗城县通过,在移民安置区周边建设“千亩千户”水果基地,引导搬迁户利用扶贫小额信贷资金入股水果种植合作社,在参与红心猕猴桃等特色水果开发中增加收入,取得了良好成效。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pg电子直营网的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